在中华酒文化的长河中,调酒师这一职业承载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他们不仅是酒液的调配者,更是酒文化的传播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白酒调酒大师的传奇故事,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与技艺。
大师风采:吴晓萍与周厚君
吴晓萍,生于1953年,四川泸州人,被誉为“中国调酒师之父”。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女烤酒匠、第一批女评酒员,国家级白酒评委,国家级白酒评委冠军的导师,高超技艺酒体设计大师。她的代表作品“国窖1573”使她一举成名,而酒鬼内参、文君天弦等作品也广受好评。
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是周厚君,1954年生于四川宜宾,国家一级调酒师,五粮液集团资深调酒大师。他是已故五粮液酿酒大师范玉平的大徒弟,现任五粮液勾兑中心的主任范国琼的大师兄,白酒循环式大勾兑创始人。周厚君的技艺和贡献,无疑为中国白酒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勾兑技艺:白酒调酒之道
白酒调酒,是一门既讲究技艺又讲究经验的技艺。在勾调白酒调鸡尾酒方面,调酒师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在白酒中加入适量的雪碧或碳酸饮料,甚至可以直接加水。在制作鸡尾酒时,可以先在大杯里放入话梅,倒入热开水泡发,再加入冰块冷却。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选择兑制不同比例的白酒和碳酸饮料。
白酒收藏:袁曦藏的传承
袁曦,袁曦藏酱香白酒品牌创始人,中国最大老酒收藏家,调酒大师。他的太曾祖父是清朝翰林士大夫,曾在潮州的“大夫第”修建藏酒地窖。袁曦收藏的老酒备受欢迎,他不仅传承了中国洞藏酒文化,还遵循传统酱香酒“12987”酿造工艺,整合茅台镇核心产区优质基酒,以独创的袁氏洞穴藏酒法,重塑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韵味,打造百年好酒。
茅台酒的传承:郑义兴与李兴发
解放后第一任茅台酒的调酒师是郑义兴,他被誉为“国酒大师”。郑义兴精通酿酒的每个环节,是茅台镇著名的成义、荣和、恒兴几大私人烧坊不惜重金争夺的对象。在1958年担任国营贵州茅台酒厂副厂长的郑义兴,成为第一代贵州茅台酒酿造的核心力量。
郑义兴的徒弟李兴发,人称“中国酱香之父”,是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醇甜”的发现者、一代勾兑大师。李兴发的徒弟季克良等,继续传承了茅台酒的酿造技艺。
国台青云:酱香酒的典范
国台·青云酒的酿造过程严格遵循“12987”传统大曲酱香酿制工艺,从原料的选择到生产周期,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经过30道工序,165个标准环节,1800天陶藏窖养,国台·青云酒以其纯正的血统和独特的风味,成为酱香酒的典范。
调酒师的考证
成为白酒调酒师,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调酒师需提供本人有效的身份证件,到调酒培训机构进行报名学习。完成各项调配技术后,再申请到相关调酒权威机构报考,考试合格者将获得调酒师资格证。
通过这些大师级人物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白酒调酒师的技艺和贡献。他们不仅是酒液的调配者,更是酒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用他们的技艺和热情,为中国的白酒文化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