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从低度到高度,从38°到60°,白酒以其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风味,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喜爱。如何准确测量酒的酒精度数,却是一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测定酒的酒精度。
为了准确测量酒的酒精度,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两支酒精计(规格分别为0°至50°和50°至100°)、一支温度计(0°至100°,水银显示红色、刻度清晰)以及一支量杯(500毫升或1000毫升)。将调制好的酒倒入量杯中,然后小心地将酒精计放入量杯中,等待酒液静置,水平面的位置即为酒的表面度数。将温度计底端(红色水银柱一端)置入酒中,另一端用手指捏住,观察显示温度。若温度为20°,则酒精计即为标准度数。温度每超出1°,酒度需减去0.35°;低于标准温1°,酒度需增加0.35°。
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酒精计和温度计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摇晃酒瓶的方法来估计酒精度。具体操作如下:摇动酒瓶后,观察酒花的大小和堆花时间。若酒花有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15秒左右,酒的度数大约为53至55度;若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至60度;若酒花有高粱米粒到玉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3秒左右,酒的度数约为65度。
目前,世界蒸馏酒的酒度要求不尽一致。威士忌、白兰地的酒度在37至43度,多数为40度;伏特加的酒度在32至40度;朗姆酒的酒度较高,约为47度。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白酒的酒度普遍高于50度,一般为55至65度。近年来,低度白酒逐渐兴起,出厂酒度基本以40度为界限,个别地区的产品酒度有低至28度、18度。
究竟多少度的白酒才是风味较好的呢?这取决于白酒的类型和个人口味。对于清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较少,酒度不宜过低,降到45度便难以保持原酒风味,因此以50至55度为宜。浓香型与酱香型白酒,原酒中的香味物质较多且含量高,酒度降至38至40度仍能基本保持原酒风味,但一旦降至35度以下,就失去了我国传统酒固有的特色。
从健康角度考虑,究竟多少度的白酒较为适宜饮用呢?据一些专家研究,40.9度的白酒相对更适宜饮用。白酒度数越高,烈性就越强,增加身体负担;度数越低,功效就会越小。在白酒的总产量上看,靠近40.9度的白酒产量较高、消费群体较大,达到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也有关于白酒度数的健康研究。美国在1978年对30至79岁的13285名男女居民进行调查,认为饮用40.9度的白酒或接近这一度数的白酒,每次30至60毫升,死亡率较低,并发现适当饮酒不易患心肌梗塞。俄罗斯的门捷列夫花费约20年时间研究,发现接近40.9度酒精浓度的酒较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日本医学家表明,白酒能使人体产生溶解血栓的物质“尿激酶”,对预防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有利,因此日本还称白酒为“长寿水”。
白酒的度数与好喝程度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以及酒质的不同会有所变化。有些人喜欢高度数的白酒,也有些人喝不了度数太高的白酒。在选择白酒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