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工艺的奥秘
近年来,酱香型白酒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巨大的升值潜力,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酿造工艺的复杂性与严谨性,是酱香酒品质的关键所在。稻谷壳这一原料的使用,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稻谷壳在酱香型白酒酿造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稻谷壳的来源与特性
稻谷壳,作为大米加工过程中脱下的外壳,是水稻籽粒的附属物。它可分为长瓣稻壳和短瓣稻壳两种类型,其中长瓣稻壳皮厚、壳质硬,而短瓣稻壳则皮薄、壳质软。稻谷壳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充当填充剂的角色,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且颗粒度适中、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无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质、多缩戊糖等成分,是酿酒过程中理想的原料。
稻谷壳的使用标准与作用
稻谷壳的使用标准严格,需为金黄色、气味正常、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的干稻壳。其形状近似花瓣,杂质含量小于1.2%,水分含量小于12%。稻谷壳在固态发酵过程中具有以下作用:
1. 疏松酒糟,降低酸度:加入稻谷壳可以使酒糟疏松,防止酒糟粘稠,同时降低酸度,利于发酵。
2. 提高出酒率:在白酒酿酒设备蒸馏时加入稻谷壳,可以使酒糟摊撒均匀,不压气,提高出酒率。
3. 调节发酵过程:稻谷壳可以调节发酵谷物的淀粉浓度,降低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果肉水分,增加发酵界面,使蒸煮、糖化发酵和蒸馏顺利进行。
4. 防止蒸馏事故:稻谷壳还有利于调节蒸馏界面的调节,防止或减少蒸馏事故的发生。
稻谷壳用量的控制
虽然稻谷壳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用量的控制同样至关重要。过多使用稻谷壳会导致发酵界面过大,氧气过量,好氧菌数量增加过快,早期温度过高,影响酒的质量;而过少使用则会导致发酵界面变小,氧气不足,糖化反应不完全,酒量减少。固态体系淀粉含量、含水量和酸度的大小与用稻谷壳用量成正比,相反曲药的发酵力和稻谷壳用量成反比。
稻谷壳作为酱香型白酒酿造中的重要原料,其作用不可忽视。合理使用稻谷壳,不仅可以提高酒的品质,还能增加酒的产量。本文对稻谷壳在酱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