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酒简介(杏花村酒文化你知道吗)

郭沫若,这位被誉为“诗坛巨匠”的文学家,据说有着唐代山西汾阳王郭子仪的血脉。在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他的旧居至今仍悬挂着“汾阳世第”的黑底金字牌匾,见证着他的家世与身份。少年时代,他曾在课本上自署“汾阳主人”,这个名字似乎早已预示了他与汾阳的深厚渊源。

杏花村酒简介(杏花村酒文化你知道吗)

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以“汾阳主人”的身份,首次踏上了汾阳的土地。汾酒厂那久远而诱人的酒香,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汾酒、竹叶青酒的生产流程,家乡人民淳朴好客的性格也深深打动了他。在包装车间,他亲自参与劳动,包装汾酒。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熟练地包好了酒瓶,并对大家说:“喝酒人要想到做酒人的辛苦,你们的酒远销五大洲,为国争了光,谢谢你们啦!”中午,酒厂为他摆宴接风,尽管随行医生劝他少喝酒,但他仍坚持喝到半醉。酒兴正浓时,他挥毫写下了“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林田。”的千古名篇。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领袖,同样对汾酒情有独钟。1959年,在党中央庐山会议期间,他与老战友贺子珍重逢。晚餐时,毛泽东用庐山的名菜“石鸡”、“石鱼”、“石耳”招待贺子珍,并亲自斟了一小盅山西杏花村的老白汾酒。他微笑着说:“我还是这个习惯,酒是要喝的,但不多喝。喝过不少好酒,最终还是觉得汾酒很纯正,喝完一点也不难受。”乘着酒兴,毛泽东挥毫写下了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似乎表达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同样对汾酒有着特殊的情感。1905年,他在日本与好友白浪滔天相会,白浪滔天向孙中山推荐了黄兴。不久,孙中山见到黄兴,黄兴在东京著名的中国餐馆凤乐园为孙中山洗尘,特意点了孙先生最喜欢喝的山西杏花村汾酒。孙中山高举汾酒,慷慨激昂地说:“今天我们用祖国的名酒共同举杯,誓死推翻满清腐朽帝制,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奋斗不息。”在场的华兴会成员纷纷表示要追随孙中山先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几天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坡金弥宅举行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上,孙中山再次用汾酒举杯明志,宣布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这些历史人物与汾酒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汾酒的喜爱,更彰显了他们为国家、民族奋斗的豪情壮志。

上一篇: 卢州老窖52度鉴藏装,你知道的不过如此
下一篇: 西凤国艳A系列酒价格查询及购买攻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