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被誉为“中国酒都”,其传统工艺酱香酒酿造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文将详细介绍酱香白酒的酿酒技术,包括其独特的原料选择、酿造工艺流程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原料选择与生态环境
酱香白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小麦和水。赤水河的水质优良,无色透明,微甜爽口,酸碱适度,钙镁离子含量、硬度均符合优质饮用水标准。赤水河上游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未曾受到破坏,为酱香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
酿造工艺流程
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复杂,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投粮:分两次投粮,高粱粉碎度要求碎粒比例在20%以下。
2. 润粮:对投料的高粱加沸水翻拌,均匀吸收一定量水分。
3. 蒸粮:将润好的高粱上甑蒸煮,按工艺要求控制好蒸粮时间、气压等。
4. 摊晾:将蒸好的粮醅(糟醅)撒入适量曲粉,翻拌均匀,在晾堂中均匀摊晾。
5. 堆积:将摊晾好的粮醅(糟醅)收拢成堆,呈半球形,待发酵成熟,堆顶温度达到要求时入窖发酵。
6. 入窖:将堆积发酵后的糟醅入窖,用窖泥封窖发酵。
7. 出窖:封窖发酵一个月,开窖取醅。
8. 蒸馏:酒醅上甑蒸馏,出酒。
9. 贮存:新酒出来后,装入特制的陶土酒坛中封存3-5年。
传统工艺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征
1.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粮
2. 三十天窖内发酵,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
3. 四十天制曲发酵五月端午踩曲
4. 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蒸馏取酒
5. 八次摊晾、加曲、堆积发酵
6. 九月重阳下沙(投粮);九次蒸煮
7. 十个特色工艺:三高(高温制曲、高温馏酒、高温堆积发酵);三低(曲糖化力低、水分低、出酒率低);三多(用曲量多、轮次多、耗粮多);一少(辅料少)
酱香大曲的制曲工艺特点
1. 生料开放制作:生料制作是指小麦自身所带的菌群及环境微生物在制曲时共同作用,形成茅台镇传统工艺大曲酱香酒制酒生产的产香、产酒功能菌和茅台镇传统工艺大曲酱香酒前驱物质。
2. 自然培养:大曲培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自身的物理化学变化均属自然控制。
3. 高温制曲:大曲曲砖经过40天,品温达60℃以上的培养,将培养好的曲块转入干曲仓后,还要存放6个月以上,方能投入生产。
酱香白酒的七大特点
1. 酿造工艺特殊,迥然不同于浓香和清香。
2. 易挥发物质少。
3. 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
4. 酚类化合物多。
5. 酒精浓度科学合理。
6. 是绿色天然发酵产品。
7. 在SOD和金属硫蛋白等物质。
茅台镇传统工艺酱香酒的酿造工艺独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从原料选择到酿造工艺,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对品质的追求。通过了解酱香白酒的酿造过程,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酿酒文化的魅力。